近日摄影师戴建峰通过其微博账号发文称,接到视觉中国电话称其在社交平台侵权使用视觉中国173张照片,要求赔偿8万多元。戴建峰打开所谓的涉事照片后,竟发现都是自己拍摄的作品,并且这些作品从未和视觉中国进行合作,也没传过他们图库。当事人直呼“真的是离谱了!”而后对于视觉中国给出的初步核实结果,戴建峰也表示,不接受,并呼吁停止侵权。
讽刺的是,这本是一次由视觉中国主动“维权”展开的事件,竟让被维权者呼吁“停止侵权”。
实际上,视觉中国碰瓷式维权一直饱受诟病。在该摄影师发文不久,《中国国家天文》杂志就通过官微留言称也收到过类似电话。早在2019年,视觉中国还曾因将人类首张黑洞照片以及国旗、国徽等图片标注版权所有,被天津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法约谈,公司官网一度关停。
让人不禁联想到,早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赵德馨起诉“中国知网”事件。在该事件中,知网未经本人允许就将赵德馨教授的百余篇论文收录,就连本人下载也要收费。两起事件中有一个共同点,都是未经作者本人允许,更别说获利共享。
“碰瓷式维权”必须叫停。用模糊著作权维权和企业知识产权消费界限的方式索取高额赔偿金额,易造成著作权人与版权消费企业的矛盾,反而不利于版权市场的健康发展。
更何况,拿着维权当幌子,“海投式”起诉还耗费着大量的司法审判资源。
如何杜绝“碰瓷式维权”,让别有用心者无机可乘?用户要改正“搜到图片就能用”的思维,强化尊重知识产权的意识。
相关部门更要加强监管,依法查清事实并保护真正版权人的合法权利,加大惩处力度,从而真正提升知识产权保护的水平。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54332111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705.com.cn/a/29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