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认证为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教授的一位网友,发布了一篇文章,题为:对50万以上存款征收高额利息税,促消费的最佳途径
对这个“专家建议”,网友第一个感觉就是:
这样的人当教授有多可怕!他会教出什么样价值观的学生?这是磨刀霍霍向弱者吗?!
其实,还有一个让人担心的问题是:专家建议万一被某些管理部门采纳了,岂不是老百姓就又倒霉了?
问题就在于,这些年,这样的先例并不少啊。
老年人的那点养老钱,专家还惦记上了,真想得出
该文章内容提到的建议,对50万以上的存款征收高额利息费,让高额存款变得没有收益空间。
这种不讲道理耍流氓的建议,其理由我们根本不必去看了,更没有讨论的必要。
我们更想知道:这位专家教授如此建议,把目标对准了谁,为什么会有如此建议,有没有被采纳的可能?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这位专家教授的建议,有没有被采纳的可能?
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居民新增的存款余额就达到17.84万亿,截至2022年底,我国居民存款余额已经达到121万亿以上,人均存款达到8.5万以上,家庭平均存款更是超过24万元。
看起来好像老百姓有钱了。
于是,就总有人开始惦惦着老百姓的钱袋子。
比如前段时间,原中原集团董事长孟晓苏,就建议让居民拿50,000亿存款出来买房。
其实,也可以说以房地产拉动经济,从根本上来说,也是盯上了老百姓的钱。
所以说,这个建议还真不是没有被采纳的可能。
毕竟,我们必须看到:想要带动经济的发展,想方设法促进消费,是绞尽脑汁在日思夜想的。
这个建议的目标对准了谁?
我国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疫情前整体收入水平一直在不断的增长,潜在的消费潜力非常大。中国是世界一个巨大的市场,这是世界公认的。
不过,经过疫情三年的管控,虽然2022年底新增存款17.8万亿,余额121万亿,人均看起来是24万元,但一个人有没有钱,是不能被平均的。
这不但毫无道理,而且极为荒谬。
把马云和一个流浪汉的钱平均,是个人都知道,流浪汉能被平均几十个亿,这个流浪汉真有钱吗?
经过三年疫情,人们的观念开始转变,开始注重储蓄,尤其是一些退休老年人群。很显然,这个建议就是对准了他们!
为什么说这个建议是对准了老年人呢?
40岁以下的人群,除了月光族,就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有余力存款吗?
40-60岁的人群,除了家庭的老小,还可能有房贷、还可能要照顾儿女的房贷,所谓6个钱包,还有多大能力存款?
所以,现在有存款的,要么是离退休的老年人,要么是做生意的有钱人。
而有大笔钱的做生意的有钱人,是会在合理避税方面,有很多种方法的。
那么,除了对准老年人,还有谁?
对这些中老年人来说,即便征收高额利息税,他们就会消费吗?
恐怕会适得其反。
拥有高额存款的老人们,本身的消费观念就比较薄弱,他们最注重的有两点:一个是身体健康,一个是看病就医。
可以说,平时即便有钱也不会把消费放在其他方面。而且,他们更具有危机意识,更担心未来可能出现各种不确定因素,信奉“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因此都更愿意把钱存在银行里面求一个安稳,以防万一。
如果专家们老是把目光盯着他们一点养老钱、救命钱,他们反而更不敢消费了。
有可能的话,他们可能会把钱从银行里面拿出来,然后再拿去购买其他理财产品。
如果这些钱从银行拿出来,不是去消费而是去做其他投资理财,非但不能起到刺激消费的效果,不是正起反作用了吗?
促进经济的增长,促进消费的增长,不要老盯着老百姓那点存款。
我们也不说有钱人的钱了,免得有人说仇富,杀富济贫。
就老姓那点存款,是救命钱,是养老钱,是心踏实稳定的根本。
大家之所以不愿意消费,并不是因为不想消费,而是因为大家缺乏信心。
目前,我国的消费主力,主要集中在15岁到40岁之间的这个年龄段。
这些年龄段的人,要买房,买车,要置办各种家具,购买各种产品,要养育子女,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观念快,也有提高生活品质的意愿,可能还要经常出去旅游购物。
对于这些人,他们存款多吗?没有。
除了月光族,就是家庭和生活负担重的人。之所以敢消费,是因为当前的收入有保证,且对未来的预期看好。
很多年轻家庭非但没有存款,反而有大量的债务,这些债务包括房贷,车贷,消费贷,信用卡透支,各种网络小额,分期购物等等。
消费主力没能力消费了,不想消费的逼也没用。促进消费,盯着老百姓的钱袋子根本就不是长远之计,也是对国民极不友好的行为。
那么,为什么还总有专家磨刀霍霍向百姓呢?问题的答案就从专家教授们屁股坐在哪里,中国老百姓是不是好欺负,这两个方面找吧。
其实,他们比谁都明白:要想促进消费,一是稳定他们的收入来源,二是给他们以未来的良好预期。
最起码的是,让大家对未来的收入增长有信心,对未来的稳定有信心。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54332111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705.com.cn/a/6308.html